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党建扶贫 > 正文
    购物车
    0

    全市健康扶贫工作推进现场会在我县召开

    信息发布者:望江社区
    2017-07-23 18:37:26    来源:健康苍溪   转载

    7月20日至21日,广元市2017年健康扶贫工作推进现场会在我县召开,分析总结回顾上半年全市健康扶贫工作,参观学习健康扶贫现场点经验及做法,安排部署下一阶段工作。




    20日上午,与会人员现场参观了昭化区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窗口。20日下午,与会人员深入我县东青镇东林村、东升村,现场观摩我县健康家庭及健康村创建情况。





    图为,与会人员在苍溪县东青镇现场点观摩学习

    图为与会人员在东升村贫困户现场点观摩学习

    图为与会人员在东升村卫生室现场点观摩学习

    图为市卫计委副主任赵仕伟在东林村委会现场点作观摩学习总结


    我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工作重点县,全县锁定贫困户29086户、贫困人口97847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贫困户18526户、贫困人口64600人,占全县贫困户、贫困人口总数比例分别为64%、68%。



    自健康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我县紧紧围绕“两个率先”目标



    1

    坚持在资金投入上用大招,近年来,共筹资7亿元用于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截至目前,全县共建成标准化卫生室325个,打造升级县级医疗卫生机构3个,累计救助贫困患者3.6万人次,救助金额5600余万元。


    2

    坚持在推动工作上用实招,全面落实院校合作帮扶机制,积极探索医疗救助长效机制,逗硬落实扶贫实效问责机制,为强化贫困阻击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3

    坚持在创新工作方法上用妙招,推广实施“五个一”健康扶贫暖心举措,落实分类精准救助机制和“1+N”医疗服务模式,首创开展健康村、健康家庭创建活动,为老百姓提供了更丰富、更实惠、更便捷的健康大餐。


    相关连接:全市健康扶贫经验交流


    苍溪县幅员2330平方公里,辖39个乡镇718个行政村和8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80万,是红四方面军长征出发地和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县有贫困人口29086户97847人,其中,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人口为5.6万,约占58%,精准识别贫困患者2.2万人。近年来,我县着眼让群众少生病、生小病,秉持“防胜于治”的理念,采取“七个一”措施,大力开展健康家庭和健康村建设,积极探索防病治贫助力健康扶贫的新路子,努力阻击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代际相传。


    苍溪“七个一”推进健康细胞建设

    全力阻击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代际相传


    一、高度重视,一个主体抓统筹

    健康细胞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农村工作的方方面面,需要全盘统筹考虑。县政府明确卫计局为牵头部门,有关部门根据职责协调配合,乡镇政府为创建实施主体,建立了县、乡(镇)、村(组)和家庭“四级共建、以乡镇为主”的创建机制;成立了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的苍溪县健康家庭和健康村建设领导小组,卫计、政府办、广电、扶贫移民、农业和文明办等23个部门的分管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健康细胞建设的组织领导。县政府把健康家庭和健康村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产业发展、医疗卫生服务一并统筹规划,整合资金,有效保障了投入。县政府制定了《苍溪县健康家庭和健康村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将创建任务分解下达到各乡镇,并根据工作职责,将创建责任分解到各相关责任单位,纳入了乡镇及部门的年度目标考核内容,由县政府目标管理督查室跟踪督查,确保了创建责任落到实处。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组织机构,将创建工作纳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制定了当地健康村和健康家庭创建工作计划和具体目标。


    二、明确任务,一个标准为指南

    我们组织顾问团队研究制定了健康家庭和健康村的建设标准。健康家庭的标准概括为“四好五有”(即:习惯好、身体好、环境好、家风好;有健康明白人、有签约医生服务、有应急小药箱、有健康劳动力、有无公害种养殖业);健康村的标准为“六好”,即:健康教育开展好、医疗卫生服务好、健康家庭创建好、环境卫生整治好、绿色产业发展好、村风民俗形成好。我们围绕创建标准制定了考评细则,实行百分制考核,具体由各乡镇卫计办牵头、卫生院协助实施。考评结果得分达到85分为“达标”,得分70~84.9分为“整改待评”,得分低于70分为“不达标”。考评达标经公示无异议的,由县健康家庭和健康村创建领导小组统一命名授牌,实行动态管理。



    三、摸清现状,一次调查明家底

    我们建立了基线调查制度,通过基线调查得到两个结果,即: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实现三个目的,即:对家庭健康状况有个基本掌握,对家庭健康水平有个初步判断,为制定健康家庭创建规划找准重点。基线调查工作由各乡镇卫计办和卫生院组织人员进村入户,采取问卷调查和走访座谈等形式进行。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国家医保政策、公共卫生常识、疾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家庭卫生状况、健康管理、家庭成员生活习惯及患病情况等。通过对东青镇东林村、东升村的基线调查,我们发现,农村居住条件普遍得到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主要因素是群众健康意识淡薄、饮食习惯不好。



    四、注重培训,一个讲堂强意识

    在健康细胞建设中,针对农村群众健康意识普遍较低的问题,我们开办了健康知识大讲堂,努力为每个家庭培养一名“健康明白人”。我们组建了以乡村干部和卫生防病、卫生监督与医疗服务专家为主的师资队伍,依托“农民夜校”这块阵地,采取乡村干部讲政策、医疗专家讲常识的办法,对村民进行健康知识大宣讲。既讲上级政策(主要包括健康扶贫医疗救助政策、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政策),又讲健康常识(主要包括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公共卫生常识、农村常见急症救治和不良健康危害等)。大讲堂每月开展一次,每次均有授课计划、有电子课件、有听讲签到册,受到了农村群众欢迎。



    五、送医上门,一支团队优服务

    我们以基本公共卫生为重点,做好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变坐等患者上门为主动上门服务,组建了“1+4”健康服务团队(即:1名县级专家+乡镇卫生院临床医生、公卫人员和护士各1名共4人负责1个行政村)。乡村医生对居家治疗或康复的贫困患者实行每日巡诊、送药上门,每天将治疗和康复情况电话报告给乡镇卫生院签约服务医生,对贫困空巢老人或贫困单人家庭每天电话询问1次健康状况并记录在档;乡镇卫生院由医生、公卫和护理人员组成服务团队,对居家治疗或康复的贫困患者每周或每个治疗周期巡诊一次;县级医院签约服务医生对居家治疗或康复的重特大疾病贫困患者每月或每个治疗周期上门诊疗一次。“1+4”健康团队服务,有效实现了贫困患者的早发现、早治疗和科学治疗。



    六、协同推进,一批活动促创建

    在健康细胞建设中,我们结合新农村建设实际,开展了“四改一建”行动(改厨、改厕、改水、改圈,建沼气),试点的东林村从去年以来,通过不懈努力,80%的农户实现“四改”,饮用水全部达标,卫生厕所达90%,100%实现人畜分离,新建沼气32口;开展了“环境治理”行动,大力治理农村“五乱”(柴草乱垛、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禽畜乱跑),每个组建立了垃圾收集点,每个村建立了垃圾处理站,农业园区、旅游景区等公共场所均设有垃圾桶。试点的东林村对小溪沟进行了整治,硬化了道路,还种植了花草,环境卫生状况明显改善。开展了“为民健康”义诊行动。县、乡两级医疗机构组织医护骨干,深入村组开展免费义诊活动,为村民送医送药、免费测量血压血糖。开展了“农民健身”行动,在行政村人群集中地建立了健身场所,配备了健身器材,有效调动了村民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



    七、巩固提升,一套机制促长效

    为使健康家庭和健康村建设收到实效并得以巩固,我们建立了三项机制。一是重点帮扶机制。对尚未达标的家庭,由乡镇卫生院落实责任人进行联挂帮户,定期到帮扶对象家中走访,了解健康家庭创建中的实际困难,并给予指导帮扶。二是定期复评机制。对经过创建已经达标授牌的家庭,由乡镇计生办每两年进行一次复评,不符合标准的,予以摘牌整改,实行动态管理。三是医疗救助机制。我们对农村已经脱贫和非贫困家庭因患重特大疾病个人医疗支出达到一定额度或占家庭上年度纯收入一定比例后纳入救助范畴,救助途径包括县财政统一购买商业医疗保险、多途径筹资建立医疗救助基金、积极实行民政救助、县财政兜底等。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